考试资讯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不断攀升的全球平均温度和增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全球自然环境、生态安全、社会经济都造成巨大威胁。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纷纷作出碳中和承诺并推动绿色转型以减少碳排放。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22日在北京发布的《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简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94%的GDP、86%的人口和91%的碳排放量。90%的国家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年份设定为2050年及2050年以后。
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碳中和成效的指标。根据报告,全球86%的国家的碳排放强度已开始下降。但同时,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脱碳进度差异较大,其中27个国家的碳排放强度依旧上升。
这份报告通过综合多种统计和文本数据,构建了目标、技术、气候投融资和国际合作四大维度共169项指标的数据库,对全球197个国家和地区的碳中和进展进行动态追踪及盘点,旨在为各国了解碳中和进展、实现《巴黎协定》温升控制目标提供更信息和参考。
“能源是碳中和进展最为显著的领域。”报告发布人、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中心主任王灿说,全球有127个国家设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的目标,全球超50%的气候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和电网投资,其中光伏和风电是吸引投资规模最大的发电技术,低碳交通技术投资近年来也增长迅速。此外,近50%的国际碳中和技术转让发生在能源领域。
尽管能源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对各国而言仍是巨大挑战。报告表明,全球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国家的非化石能源供应占比超过50%;仍有87个国家的化石能源供应占比超过80%。中国、巴西、智利等8个发展中国家在碳中和行动中表现亮眼,得分排名全球前30名。
“排放快速增长中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防止其走向高碳发展之路,成为下一个碳排放增长点。”王灿说,全球仍需加大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同时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以加速全球碳中和进程。
“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挑战,各国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正能量,是气候变化的积极应对者。
“我们希望这份报告的发布能推动各国加强气候行动,共同实现《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也希望有更多中国科研团队在全球性问题上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及合作,持续为推进全球碳中和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贺克斌说。